圖片取自freepik
根據《臺灣糖尿病年鑑─2019》,臺灣每年新增16 萬糖尿病個案,2000年有 84 萬多人罹患糖尿病,到2014年,增加到218萬人,十四年增加 2.6 倍的患者,其中以第 2型糖尿病占大多數多數,也有越來多年輕人有糖尿病的問題。
近年來,除了傳統的醫療外,有越來越多專家學者提出建議,除了藥物和飲食之外,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一個有效方式。
文章分享【阻力訓練對第二型糖尿病血液生理之影響】
先瞭解一下,第二型糖尿病的兩種代謝缺陷:
(一) 胰島β 細胞分泌總量不足、缺乏胰島素導致高血糖。
(二)過多游離脂肪、刺激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,產生胰島素阻抗。
控制、改善血糖,除了搭配飲食調整、吃藥控制之外,與肥胖相關度極高的第2型糖尿病,很適合透過運動來控制病情。長時間中低強度運動有氧訓練時,肌肉與肝臟中的糖分消耗完後,會轉由脂肪提供能量,進而消耗脂肪。再加入阻力訓練,因為骨骼肌收縮能增進葡萄糖轉運因子(GLUT4)的功能,協助葡萄糖順利進入細胞內,增加胰島素敏感性。要注意的是,阻力訓練強度往往會使血壓快速上升,而引發心血管問題,因此在運動強度上的拿捏要非常的注意,並且要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。
專家整理過去的研究,統整出運動建議如下:
- 運動時間:週期8-24週。
- 運動型態:中低強度有氧運動搭配以全身性大肌肉群的漸進式阻力訓練;重量輕慢慢加重,相較其他訓練更安全與適宜。
- 運動強度:以 60%~80%的1RM(最大反覆次數)
運動頻率:漸進式阻力訓練每週至少3次,這樣的設計和運動能增加肌肉吸收血液中葡萄糖能力時間達 12~24 小時有關。
根據研究結果顯示,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阻力訓練介入下,血液生理指標中的糖化血色素(HbA1c)、高與低密度脂蛋白(HDL、VLDL)、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等,皆有改善。
且血壓、血糖、體脂肪也都有降低,並且能減少用藥劑量*,生理功能與心理健康也透過阻力訓練下,進而改善生活品質。
*請勿自行減少用藥,運動處方也請先行諮詢醫生。
關鍵字:#運動、#糖尿病、#肌力訓練、#糖尿病運動、#糖尿病運動改善
文章來源:高祥傑(2013 年 7 月)。阻力訓練對第二型糖尿病血液生理之影響。中原體育學報,2,35-41。
http://dx.doi.org/10.6646/CYPEJ.2013.2.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