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力訓練對於前十字韌術後康復效果

發佈日期:2022-10-26

 圖片來源 freepik

隨著職業運動轉播興起,無論是一起觀看球賽亦或是每逢假日與好友球場相聚,已是台灣民眾常見的休閒娛樂。但隨著有挑戰性質的運動活動增加,除了球場上的樂趣外,各可能伴隨而來的,是可怕的運動傷害!

以國人最常進行的籃球運動為例,除了皮肉傷之外,常發生的運動傷害,就是膝蓋「前十字韌帶斷裂」。在美國每十萬人中,就有 35人前十字韌帶受傷,而其百分之八十是與運動有關而其中又以足球籃球棒球等最為常見。

前十字韌帶受傷最常遇到的情況,無非是跳躍後落地不穩產生膝外翻的扭傷,目前主流治療的方法以手術、韌帶重建為主而手術後如何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況,包括疼痛、穩定度等等,都是決定能否重回球場的重要因素。

 

研究文獻分享【Age-related neuromuscular function and dynamic balance control during slow and fast balance perturbations 】

透過此篇論文HUR對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膝關節康復的效果)了解到,在過往膝關節康復訓練,主要以簡單的器械如:啞鈴、上下樓梯等,以及治療師徒手治療為主,耗時且效果不佳。目前世界各地的復健中心,都逐漸加入現代化的設備,來提高膝關節康復效率。

為了研究現代化設備的效益,本研究以 HUR 為例,探討其在 ACL 重建手術後膝關節康復中的有效性。

該研究找了79人分成兩組

第一組(58 名患者):常規復健運動加上HUR的訓練。

組(21 名患者):常規康復訓練來做比較,

研究方式以關節角度、大腿圍肌肉周長與Lysholm scores作為比較基準,

第一組(常規復健+HUR)使用leg press/leg press incline/Leg Extension / leg curl四種動作進行阻力訓練,其中阻力設定是體重的1/3,並在每個訓練週期(5 天)後,由醫生檢查進度並相應地調整壓力強度以及關節角度伸展。練習後監測:若患者不痛超過3小時且膝關節無腫脹,則該練習符合要求。

第二組(常規復健)的訓練方式以關節活動範圍的練習與徒手治療,減少關節痙攣,增加軟組織彈性並搭配熱療、電療等

 

在平均訓練四周的訓練結果中可以發現透過HUR阻力訓練,治療後大腿周長明顯改善:周長平均增加至1.1cm左右,與治療前及2組相比具有明顯差異(P<0.05)膝關節的活動範圍也顯著改善,關節角度大於140 達到29.5%。使用HUR的阻力訓練,膝關節的功能得到了顯著且快速的改善,其中 93.1% 的人獲得了良好和非常好的 Lysholm 分數。 並幫助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返回工作崗位。

 

資料補充:Lysholm scores是以疼痛、穩定度、鬆緊度、腫脹度、是否跛腳、爬樓梯、蹲姿、使用拐杖 以上八種來進行評估。

關鍵字 : #復健 #ACL #十字韌帶術後復健 #阻力訓練 

使用設備 : 腿部推蹬訓練機腿部伸屈訓練機、斜式腿部推蹬訓練機

 

APA文章來源:M.D Bui Hong Thuy ( 108 Military Central Hospital) M.D PHD. Professor Nguyen Trong Luu (Head of Physiotherapy Department, 108 Military Central Hospital , Deputy Chairman of Vietnam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). 

https://www.hurusa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7/jn.00476.2013.pdf?hsCtaTracking=ab2b6dc0-3fd8-462d-bb9e-a7829a485323%7C3458456a-7055-44fc-a1e0-caf5c44b05fc

 

更多最新消息...
重訓器材,要符合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必備的七個原則

重訓器材,要符合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必備的七個原則

在美國,每四個成人,就會有一位身心障礙者。傳統的重訓器材,讓身心障礙者很難進出,也很難獨立操作使用,因此採用符合身心障礙者使用的重訓器材,非常重要。在選擇這些運動器材時,選擇符合「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」的概念非常重要…..(繼續閱讀)

在養生村裡,如何只用一件 T 恤,提升三成的運動參與率 ?

在養生村裡,如何只用一件 T 恤,提升三成的運動參與率 ?

在高齡住宅、養生村產業裡,住民有的運動參與率,平均是 20%,而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退休社區 The Glenridge on Palmer Ranch 養生村,在過去的一年裡,將健身中心運動參與率從 16% 提高到了 46%! 
養生村的社區健康總監 Andre 是如何完成這一項壯舉…(繼續閱讀)